专业概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创建于1999年。本专业是国际CDIO工程教育模式首批全国职业院校试点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控制类专业,既面向传统制造业(机械、冶金、石油工业等),也面向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如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等)。自动化是在少人参与以至无人干预情况下按照人的要求,对设备、过程或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以达到最好或满意的工作状态。它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工具和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云端系统等)以延伸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并进行决策和控制的功能,可显著提高生产能力、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并不断提高人和机器交互作用的水平,把人从繁重的和可程序化的工作中逐步解放出来,以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劳动。
自动化技术是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利用先进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等手段,对工业生产过程、服务流程进行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的技术体系,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中重要的工程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机器人测控系统 集中-分散控制系统

网络控制的自动生产线 医疗设备制造车间

电柜内的现代驱动装置 数控设备的伺服控制系统
培养目标
面向高端装备成套设备制造领域、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任务,采用“双导师、双主体、双场所”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掌握电工、电子、电动机基本知识和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知识;熟悉多种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及安装调试等技能;能从事(胜任)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工业母机控制系统、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1.基础课程: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子设计与CAD、电气工程制图、电气工程基础能力、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机与拖动等。
2.核心课程: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供配电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变频调速系统、伺服系统与CNC技术等。
3.实习实训:电工实训、电子线路装调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变频伺服系统CNC系统联调实训、单片机应用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教学团队
本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28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外聘高水平兼职教师6名;博士4人,研究生学位18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50%。专业带头人张友能教授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张友能教授担任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轻工机电装备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电类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本团队获得机械工业出版社“十四五”职业教育优秀编写团队奖。教材获得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4部,省级规划教材1部。近五年,完成省级教改项目3项。近五年来完成省级纵向项目9项,经费50.5万;地市级纵向项目3项,经费6万;横向科研项目56项,到账经费总计402.9万元。近五年,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近五年,教师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1篇,EI2篇。近三年,开展职业技术培训3189人次,收入203.92万。近三年开展了国培项目2项,省培项目3项,培训人次394,收入101.8万。
实验实训基地
现有实训基地包含智能控制系统实训中心等,总面积达3240平米,总价值2901.95万元。2021年与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于2022年合作建立了(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2020年8月,学校和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华数在学校南海校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价值1100万的智能制造设备及配套教学资源。同年,新增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精达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12个校外实习基地。
1.智能控制系统实训中心
“智能控制系统实训中心”总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含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室、PLC实训室、自动控制原理实训室、数控系统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有12套电自动控制原理试验台,20套三菱PLC试验台,12套西门子PLC实设备,3套西门子网络系统实验设备、12套变频调速系统实训装置、3套数控系统实训装置、10套(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鉴定设备等。可以开展电气控制实训、PLC应用技术实训、工业网络实训、自动控制原理实训、等专业实训。
其中,2022年5月,建成“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截止到2024年5月,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对外有两次培训,对内完成3届学生的培训工作,和2次考证工作。

2010年,自动化专业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建成了“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是华南地区首个高职院校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建成的联合示范中心,可承接佛山地区西门子自动化领域的培训工作。

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中心 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
2.电工电子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电工电子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1500平米。包括了电工技术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等。拥有20套电工技术实训装置、20套电子技术实训装置等。可以开展电工实验、电工技术实训、电子实验、电子线路装调实训等。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以培育特色和分类建设为导向,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近5年新增了一批产学研合作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实践企业,共计24家(见表3-2)。2020年12月与法国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开展“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省级)”项目建设。2022年与华航唯实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合作开展“工信部华航唯实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基地(省级)”项目建设。
教科研成果
1.教研成果
团队积极进行产学研工作。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完成省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0多篇,在研教研课题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教学团队非常重视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引入教学并写入教材中,近三年来公开 出版的教材19本,其中,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 材2部,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1部,省级优秀教材成果奖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改1项,校级课程思政教改5项,课程思政校级讲师1人,校级课程思政团队1个。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所主讲的系列课程中的“变频调速与CNC 系统”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教指委精品课程。
2.产学研成果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轻工特色突出、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架构,结合电气技术研发范畴,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为方向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
(1)建立省级研发推广平台1个
2022年,“华数工业机器人制造与应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广东省省级科研平台立项。
(2)立足产业需求,开展科研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近五年,成功立项“基于深度学习的生产线智能分拣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等9项省级科研项目,项目到账经费50.5万元;地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项,项目到账6万元;圆满完成横向科研项目技术开发56项,横向项目到账经费总计达402.9万元;纵向横向项目总到账经费453.4万元。本专业教职工队伍素质高、技能强、凝聚力出众,深受企业信赖。
(3)社会培训成果丰硕
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2倍以上。应对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面向社会各个层次的生源,开发培训资源,分层次培养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机器人制造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开发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开设电类操作类项目培训,提升培训人员的就业适应能力,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技能型人才。近五年,为玖龙纸业等多家公司精心制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职工培训方案,为公司顺利完成非学历培训3372人次,培训收入164.84万。同时,近三年,积极开展了“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等两项国家师资培训项目,以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培训项目”三项省级师资培训项目。近三年,职业培训人次累计达到3189人次,平均年培训人次为1063人次,每年平均培训人次为在校生的2.53倍。近三年,专业在校培训总收入203.92万元,每年平均67.97万。

(4)与企业深度产教融合
2021年,与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并于2022年携手建立了“(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2019年及2020年8月,学校与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华数于学校南海校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了价值1100万元的智能制造设备及配套教学资源。同年,新增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竞赛成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施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工程知识水平和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专业竞赛,近三年来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个,省级二等奖2个,省级三等奖3个,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


行业影响
专业办学期间构建契合智能制造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在近五年,招生计划的平均完成率达 100.33%,新生的平均报到率为88.49%。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历年的录取平均分持续上扬,且每一年均高于同年本科批次(物理类)的录取分数线,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9.61%。近五年期间,学生参与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并获奖18项。其中在2023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应用”赛项一等奖1项,以及“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赛项二等奖1项。在2022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二等奖1项。
本专业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大量一专多能的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就业公司有南方电网、中国石化、海天味业、三菱电梯、玖龙纸业、广东鼎湖山泉、海尔、美的、一汽大众等多家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办学22年以来,涌现了很多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智能工厂中负责电气设备的维护与调试,保障生产线的高效运行;也参与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还有在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