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01 logo02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政策护航乡村路,资助点亮求学梦

发布时间:2025-08-15 14:42

"阿姨,您家孩子上学可以申请这项资助!"夏日永丰镇的居民家中,队员李广活和当地居民张阿姨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张阿姨家情况介绍,并根据情况给出了建议。


今年暑假,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匠心筑梦领航队"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实践团奔赴肇庆市德庆县永丰镇,开展为期7天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用脚步丈量乡村教育之路,用青春传递政策温暖。


走村入户:把政策送到餐桌边

清晨七点,实践队员就已整装待发。他们两三个人一组,带着精心制作的宣传材料,穿梭在永丰镇的街巷村落。“很多村民白天要干农活,我们就赶早或者趁他们吃饭的时间去。”队员谢仁坤介绍说。


在永丰镇政府门口的村民活动中心,队员们设立政策咨询点,用当地方言耐心解答村民疑问;在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举办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更让人动容的是,队员们常常坐在村民家的餐桌旁,一边帮忙剥着花生,一边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手机查询资助信息。


政策宣讲:被资助改变的人生

“没有国家资助政策,就没有今天的我……”在资助政策宣讲会上,实践队受助学生队员分享自己受助成长故事。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国家资助政策帮助自己完成学业,最终进入大学学习,并在大学有余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传播科技知识,做志愿者……“不让一个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是党和国家给我们的保证,同学们不要因为经济困难放弃学业,国家给我们铺好了路,我们要勇敢追梦!”台下,几十双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读书,走出去,成为大学生,掌握更多本事,似乎不再遥不可及……

宣讲会结束后,仍有一些当地学生留下来咨询,队员们都会耐心解答,认真沟通。

调研手记:泥土里长出的数据

白天走访宣传,晚上整理数据。实践队通过227份有效问卷发现:由于很多年轻人离乡打工,镇里面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57%的村民对高校资助政策了解不足,42%的学生对自己能否读大学信心不足,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家长监管,长时间刷手机短视频,受网上段子影响很大,时常会蹦出来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口头禅和话语,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鲜活的一手资料,为完善当地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践者说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看到了更多孩子不同的童年,在播植镇英村,我们了解到有小朋友从5年级开始,每天骑单车奔波5公里去读书,也看到很多孩子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和哥哥姐姐配合,自己煮饭、自己学习、还要干农活。这让我们很震撼也很感动。还有,在资助政策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老乡们从不信任、不了解到原来可以这样、这些孩子真辛苦的态度变化,这些都让我们这次经历收获满满。”队长揭鸿毅说。

李冬雪回忆:“虽然被有些村民不理解,但被小朋友追着问姐姐你明年还来不来时,突然就懂了我们三下乡的意义,即便是小小的萤光,我们也为这些乡村孩子照亮了一片天地,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他们点亮璀璨梦想……”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那些晒黑的皮肤、记满的笔记,都将化作星光,照亮了乡村教育的未来。实践队带走的是一手调研数据,留下的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这样的工作,一年一年赓续不断,而更多乡村学子的梦想,正因国家资助政策的托举而熠熠生辉。